由文化部、商务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深圳文博会”) 5月17日至20日在深圳举行。一直以来,文化部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对深圳文博会这一品牌性文化产业展会给予了大力支持。第九届深圳文博会开幕前夕,记者就本届文博会的举办以及文化产业有关政策举措等采访了深圳文博会组委会主任、文化部部长蔡武。
记者:党的十八大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文化部等部门主办的第九届深圳文博会举行有何特殊意义?
蔡武:一直以来,我们党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在规律,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和新一届中央政府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实现文化强国梦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国家“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由文化部等多部门联合举办第九届深圳文博会有着重要意义,体现了“双轮驱动”发展思路下,国家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决策部署。经过10年的培育和发展,深圳文博会已成长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产业展会。相信本届深圳文博会能够在发挥“内引外联”作用、进一步促进和带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再次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记者:深圳文博会作为品牌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可以说届届有特色、年年有提高。请问本届展会较之以往各届有哪些亮点、特色?
蔡武:的确,按照“把深圳文博会办成国际知名品牌”的打造和建设思路,深圳文博会专业化显著、市场化突出、国际化鲜明,已成为展示我国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好窗口,海内外文化产业界实现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好平台。第九届深圳文博会作为继往开来的一届,在坚持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又有一些新亮点。
第一,贸易主题更加突出。本届深圳文博会招商招展坚持“交易为王”原则,重点选择市场前景好、产业化程度高、能够促成交易特别是合同交易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促进交易配套服务,搭建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采购和投融资平台。本届深圳文博会加强了对海外采购商参展前的需求统计分析,为客商拟订个性化、专业化的采购服务方案,增强海外采购商参会的实效性。
第二,参展规模明显扩大。本届深圳文博会共有2118个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比上一届增加190个,海外招商邀请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16097名采购商。在“优中选精”组展原则下,吸引了一大批文化产业领军企业参展,主展馆龙头企业参展比例为64%、特装展位达93%。本届深圳文博会还首次明确提出将海外展区比例提高到10%以上,海外展区面积达展会总场馆面积的13.7%。
第三,文化新业态集中亮相。本届深圳文博会首次设立了文化旅游馆,并在文化产业综合馆新设文化新业态展区,将集中展示16家首批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落实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发展文化科技产业的最新成果、政策和发展规划,更加突出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金融快速融合的产业发展趋势。
第四,节俭环保与优化服务统筹兼顾。本届深圳文博会坚持节俭办会、环保办会,不举办大型开幕式,展馆布置简约大方、低碳环保,嘉宾接待严格从简,一切服务于展会的实际成效。与此同时,本届深圳文博会在优化展会服务、提升展馆管理和服务礼仪专业化水平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可以说,本届深圳文博会做到了节俭环保与优化服务“两手抓”“两加强”。
记者: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的文化企业和相关单位展区,是每届深圳文博会上的特色展区。文化部已经授牌和命名的几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目前运转和经营情况如何?
蔡武: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对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显著的孵化培育、集成提高和辐射带动作用。
近些年,文化部十分重视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建设工作,自2004年以来,先后命名了4批共15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和5批共269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总体发展态势良好,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充分显示了基地(园区)的规模效应和孵化功能,已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和行业领军,进一步提高了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截至2012年底,15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聚集各类文化企业9377家,园区内文化企业实现总收入1774亿元,实现总利润367亿元。与2011年相比,园区内企业总收入、总利润分别增长33.1%、43.6%,增长势头强劲。文化部命名的269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2年实现企业总收入2449亿元,实现企业总利润388亿元,比2011年分别增长16.3%、40.8%,保持较快增长。
记者:据统计,深圳文博会的总交易额已经超过5000亿元。这一数字在见证深圳文博会成长的同时,是否也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文化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蔡武:交易额一方面体现了深圳文博会的举办成效,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势头。近年来,在强劲的市场需求支撑、文化与科技融合、社会资本广泛支持和各级党委、政府重视下,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一是总量规模稳步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据统计,中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从2004年的3100亿元(占GDP的1.94%)增长到2011年的13479亿元(占GDP的2.85%),增加值现价年均增速23.35%,高于同期GDP现价年均增速约6.6个百分点。各地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大多数地方文化产业增长速度高于整体经济增长速度。
二是骨干企业不断壮大,在行业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日益显现。一批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型文化企业和集团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领航者。截至2012年底,在中国国内发行上市的文化企业共计77家,总市值已超过2000亿元。
三是新兴产业迅速兴起,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兴起,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新亮点。动漫产业产值自2005年以来年均增长率超过40%。移动互联网的技术革新和功能拓展,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游戏类型日趋丰富,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2年达601.2亿元,同比增长28.3%,其中移动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65.1亿元,同比增长68.2%,显示出强劲增长势头。
四是文化产业投资和文化资源开发持续升温,文化产业集群不断形成。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下,大量资本和人力资源涌入文化领域。2012年,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2011年回落3.4个百分点的情况下,文化体育娱乐业的投资增速上升16个百分点达到36.2%。
五是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以2012年为例,在国内进出口贸易受到较大冲击的情况下,文化产品出口总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年文化产品出口额为217.3亿美元,同比增长16.3%,高于同期总体出口增速8.4个百分点。文化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得到优化,部分企业开始通过海外投资参与国际竞争。
记者:文化部作为全国文化产业行政主管部门,在规范引导文化产业展会健康有序发展方面有哪些新的思路和举措?
蔡武:以深圳文博会为代表,不难发现,我国的文化会展业成为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典型门类,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活跃市场、搭建平台、优化产业结构、联通海内外等的促进作用。文化部始终注重按照科学布局、合理分工、提升内容、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思路和原则,引导和规范文化产业展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这些年来,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展会发展实际和一些国际知名展会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摈弃同质化、形式化,打造特色鲜明、注重实效、优化服务的品牌展会,仍是引导和规范文化产业展会良性发展的重点工作。这需要从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角度出发,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会展运作模式、最大限度提高展会实际成效上开动脑筋,除了吸引核心产业门类参展交易,也应注重促进文化会展与旅游、教育、科技、金融、商贸等的跨界合作与融合,真正打造文化产业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平台。此外,建立健全展会评估机制,继续完善会展评估和反馈体系,也是规范文化产业类展会良性发展的有效举措。
记者:您曾提出,中华文化走出去不能全都是传统文化,还要加强当代文化和流行文化方面的传播,增进国外民众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全面了解。您期待深圳文博会在推动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方面发挥哪些作用?
蔡武:一直以来,享誉世界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但仅限于此远远不够,中华文化走出去应体现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创新发展的鲜明特色和活力,为建设和谐世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实践证明,发展以创意为源头、以内容为核心、能耗低、污染小、附加值高的文化产业,推出体现民族原创特色、制作生产精良、文化创意突出、市场化程度高、海内外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为中华文化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走出去提供强大引擎。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抓手,能够为传统文化门类注入发展活力,特别是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能更好地以国际话语与世界沟通对话。
下一步,文化部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提升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的质量和水平,引导以商业运作方式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市场,逐步扭转文化对外贸易逆差严重局面,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多年来,深圳文博会有效发挥了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功能。希望深圳文博会依托自身成功的运作模式和经验,继续提高办会水平、优化展会服务,在推介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发挥排头兵作用。
记者:深圳文博会成功举办和不断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是政府合力搭台、成熟的市场化运作。面对新形势下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新特点,在处理与市场化运作之间的关系时,政府从事文化产业管理的职能将如何转变?
蔡武:近年来,文化部门积极探索既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要求的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文化产业管理职能发生了显著转变,文化部门主要承担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及弥补市场缺陷的角色,改变以往在市场方面直接介入过多的“越位”和在提供公共产品及有效监管方面明显“缺位”的现象,服务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
在下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文化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职能,打造政策支撑、公共服务、投资融资、贸易合作、人才培养五大服务平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营造发展氛围,推动产业集聚,培育市场主体。
版权所有:中國徐悲鴻畫院 專用郵箱:qwa988@126.com
总访问量:4210715 |